全国服务热线:

18061598864

UHB-ZK-A型耐腐耐磨砂浆泵

联系电话:18061598864
产品详细介绍

1655701364409404.jpg

产品概述

       UHB-ZK-A型耐腐耐磨砂浆泵是UHB-ZK系列泵的改进型产品,采用渐开线涡壳,其显著特点是效率、耐腐性、抗蠕变性均有所提高。

  UHB-ZK-A型泵属于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过流部件采用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该材料是目前新一代的泵用耐腐耐磨工程塑料,其突出的优点是在所有的塑料中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冲击性(尤其是耐低温冲击),抗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和极好的耐腐蚀性。

  该泵显著特点是:多功能,即一中泵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工况,如输送酸、碱性清夜或料浆;冶炼行业各种腐蚀性矿浆;硫酸行业各种稀酸;环保行业各类污水等。该泵既耐腐蚀又耐磨损,使用范围广泛。

  该泵在辽宁葫芦岛锌厂等三百多家大型有色冶炼和硫酸企业的酸性矿浆和稀酸岗位的长期比较使用,其耐腐耐磨性、密封可靠性、使用寿命性,均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主要技术性能简述

  1.型号:UHB-ZK-A型耐腐耐磨砂浆泵

  2.结构与特点:

  (1) 耐腐耐磨,一泵多用,酸碱类清夜料浆均适用。

  (2) 泵体为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结构,衬层厚8~20mm,该泵应用了龟甲网衬里专利技术,和其它同类泵相比较,具有衬里层抗热变形性能好,耐开裂,防脱落,使用温度高等优势。

  (3) 叶轮分半开式,闭式两种,可根据介质状况任选。

  (4) 密封:K型动力密封,G3型机械密封。

  3.适用介质:浓度75%以下硫酸,30%以下硝酸,各种浓度的盐酸,液碱,既适用清液也适用料浆。

  4.主要技术参数:使用温度-20℃~80℃(对特殊要求、使用改性材质,可提高到105℃), 进口直径 32mm~350mm, 流量5~2600m3/h,扬程80m以内。

极广泛的使用范围

  1.稀酸、母液、污水、海水、含硅胶的氟硅酸,磷酸料浆等介质的输送。

  2.有色金属冶炼业:特别适用于铅、锌、金、银、铜、锰、钴、稀土等稀有金属湿法冶炼的各种酸液,腐蚀性矿浆,料浆(压滤机配用)电解液,污水等介质输送。

  3.化工及其他行业:各种硫酸、盐酸、碱性、油类的清液或料浆岗位。钛白粉、铁红粉生产,各种染料、颜料生产,非金属矿产加工等行业。

  4.氯碱业:盐酸、液碱、电解液等。

  5.水处理业:纯水、高纯水、污水(皮革污水、电镀污水、电子污水、造纸污水、纺织污水、食品污水、生活污水、制药业污水等等)。

  6.钢铁企业:酸洗系统的硫酸、盐酸岗位、带杂质的污水。

  7.湿式脱硫循环泵:能同时适用碱性、酸性、腐蚀性岗位。

  8.煤碳工业、煤化工中的腐蚀性液体、煤浆的输送;洗选煤配用泵。

型号标注与选型

  1. K型动力密封的标注:用户如果选用K型动力密封、可按型号说明方法标注。

1655701561728269.jpg

       2. G3密封选定后的型号标注:用户如果选用G3型内装式耐颗粒机械密封,标注型号时在原型号后加"G3"字样即可,例如50UHB-ZK-A-20-30-G3即可。

  3. B型结构的标定:在选定该结构的泵时按如下方法标注:在原动力密封泵型号加"B"字样,50UHB-ZK-AB-20-30加标注即可。

  4. 订货时请用户提供以下工况:介质化学成份、工作温度、含固量、实际使用压力及流量、吸入口流体的位置及压力(正压还是负压)以及使用岗位名称及使用特点,以便本厂为你选定合适的密封材料。

  5. UHB-ZK-A型耐腐耐磨泵,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安装不同的密封。若无特殊要求,一般均装配K型动力密封。

1655701575761920.jpg

泵的结构简图

  不带副叶轮泵的结构简图

1655701948332205.jpg

      带副叶轮泵的结构简图

1655701972125317.jpg

泵的密封介绍

  K型动力密封结构简图及简介

1655701993559456.jpg

工作原理 该密封主要由副叶轮(或副叶片)与停车密封(橡胶油封)组成。工作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封腔处于负压状态,从而阻止液体向外泄漏,此时,停车密封不起作用。橡胶油封的唇口因负压而松开,与轴套产生一定间隙,减小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停机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停止旋转,密封腔由负压转为正压,停车密封开始工作,橡胶油封的唇口在压力作用下紧紧包住轴套,从而达到密封目的。若允许冷却水渗入介质内,可选用带冷却水K型动力密封,即可添加外冷却水装置,延长油封的使用寿命。该密封的油封采用氟橡胶制成,主要适用于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料浆、含杂质的污水等腐蚀性介质(带冷却水K型动力密封用的冷却水为洁净的自来水,压力适宜在0.05Mpa以内)。

  G3型机械密封结构简图及简介

6.jpg

G3密封为本公司自行设计的一种改良型抗颗粒泵用机械密封;密封的动、静环均由碳化硅或硬质合金制成,可用于输送含大量颗粒的腐蚀性液体。该密封和同类内装式机械密封相比,静环(4)与密封盒(8)之间设置了挡砂圈(7)使硬颗粒不能进入静环与密封盒之间的间隙中,使静环前后位移自如,克服了原有耐颗粒密封的"卡砂"失效的缺点。

  UHB-ZK-AB改进型泵结构简图

1655702116493703.jpg

适用于50、65、65H、80、80H、100、100H、125八种规格

  改进结构简介

  UHB-ZK-AB型耐腐耐磨泵是对UHB-ZK-A型泵的改进型泵(见上图)。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无台阶式背叶片,前者为台阶式背叶片结构(见图中序号4)。改进后的叶轮的背叶分为二级,二级背叶片之间有凸起台阶。与之相匹配的泵也有凹进的台阶。设置背叶轮台阶的目的是阻断泵出口流体压力对轴密封的返流压力,保证和延长轴密封的使用寿命。

  主要适用岗位

  UHB-ZK-AB型耐腐耐磨泵主要适用于用户选性能曲线的高压力,小流量点时的选型。简言之,经常在逼压状态(压滤机配用泵等)或者高压力输送状态下的泵,选AB型泵较为合适,密封寿命可提高一倍左右。

安装尺寸表

  不带副叶轮泵的安装尺寸图表

1655702256117945.gif

       带副叶轮泵的安装尺寸图表

1655702279641991.gif

使用说明

  启动、运行及维护

  1. 运行前的检查

  试运行前应先用手盘动联轴器或轴,检查转向是否正确,运转是否灵活,如盘不动或有异常声音,应及时检查,检查时先从外部用手检查联轴器是否水平,从轴承座上的油镜孔处查看润滑油的位置是否在油镜的中线附近(太多应放掉一些,太少应加上一些),边检查边盘动,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就要拆泵检查,(拆泵时请参照本说明书上的结构简图和拆装程序)清理异物,并和本厂联系协商解决方法。

  2. 开车步骤

  a. 将泵内灌满液体

  b. 及时打开进口阀门(如进口阀门为单向止回阀,就不需要人工操作)

  c. 接通电源

  d. 再打开出口阀门

  3. 运行

  运行中如有异常声音,或有电机发热等不正常情况出现时,也应停机检查,检查方法和步骤同1

  4. 停机

  a. 先关闭出口处阀门

  b. 切断电源,并及时关闭进口处阀门;(如进口阀门为单向止回阀,就不需要人工操作)。

  5. 维护

  a. 轴承座内的润滑油应定期更换,正常情况六个月更换一次。

  b. 寒冷季节,停泵后若有结冰现象,应先接通密封处冷却水,必要时可加热水进去解冻,之后用手盘动联轴器,直到运转灵活,再按照启动步骤开车。

  c. 有冷却水装置的泵,开车前应先接通冷却水,泵正常运行时,可继续接通,若条件不允许也可停掉,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都没有要求,自来水即可;

  d. 泵在关闭出口阀门时的运行称为闭压运行状态,全塑泵或衬塑泵的闭压运行时间应尽可能减短,常温介质以不超过5分种为限,高温介质不要超过2分种;

  e. 中分泵壳的泵,如进口150mm以上的泵,中分面处的密封塑料,因热胀冷缩尺寸有些变化,安装时应先将中分处的连接螺栓拧紧,再连接进口管路,以防中分面泄漏,此条对北方的用户尤其重要;

  f. 泵不能承受进出口管道的重量,进口管路越短越好,泵出口到阀门处的垂直高度应尽可能短;

  g. 保持电机上没有水迹,防止电机受潮。

拆装程序

  1. 不带副叶轮的泵(进口直径≤125mm的泵)

  拆装顺序:(参照本说明书中的结构图)

  a. 松开泵壳9与泵盖1连接螺栓,拆下泵盖。

  b. 松开锁紧螺母2(左旋螺纹)和防转螺母4(左旋螺纹),拆下叶轮8。

  c. 松开泵壳9与轴承座26的连接螺栓,拆下泵壳。

  d. 松开密封盒13与泵壳9的连接螺栓,拆下密封盒。

  e. 旋开密封盒上的后压盖20,取出K形密封圈15。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需要注意的是:

  a. 将叶轮拼帽拼紧后,检查一下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此间隙要求在2mm左右。

  b. 安装好泵盖后,检查一下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从出口处往里看),此间隙应保证在2mm左右,高温介质用泵,此间隙要求在2.5mm左右。

  c. 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达不到要求的,可通过增减叶轮与轴套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d. 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达不到要求的,可通过增减泵体与泵盖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2. 带副叶轮的泵(进口直径>125mm的泵)

  拆装顺序:(参照说明书中的结构图)

  a. 松开泵壳9与泵盖1连接螺栓,拆下泵盖。

  b. 松开锁紧螺母2(左旋螺纹)和防转螺母4(左旋螺纹),拆下叶轮8。

  c. 松开泵壳9与轴承座28的连接螺栓,密封盒14与泵壳9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泵壳9。

  d. 依次拆下副叶轮11,密封盒14,K形密封圈15,轴套18。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需要注意的是:

  a. 将叶轮拼帽与挡水圈后的螺母相对拼紧后,检查一下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此间隙要求在2.5mm左右

  b. 安装好泵盖后,检查一下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从出口处往里看),此间隙应保证在2mm左右,高温介质用泵,此间隙要求在2.5mm

  c. 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不符合要求的,可通过增减叶轮与轴套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d. 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不符合要求的,可通过增减泵体与泵盖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